《法鼓雜誌》報導

法鼓雜誌 2021年8月 第380期報導

漢傳佛教、聖嚴思想跨界對話

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邁入第八屆,

專家學者齊聚雲端,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五十篇論文發表,探索聖嚴師父的思想與漢傳佛教的歷史脈絡,

本期邀您一同深入了解。

◎文.圖/法鼓文化編輯室

一、建構與實踐聖嚴思想

  1. 于君方演講「漢傳佛教的創新性」 五十篇論文深入漢傳佛教及師父思想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主辦的「第八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六月二十九至三十日首度以視訊會議舉行。研討會以「境智一如——聖嚴思想與漢傳佛教的身心安樂與天地時空」為主題,來自歐美、日本、香港、中國大陸及臺灣共九十一位專家學者與會,發表五十篇論文,還包括一場專題演講、兩場《本來面目》專場,共有六千八百一十七人次線上參與。

「佛學研究重在能夠自利利他,透過研討會的形式,也是推廣佛法的一種方便。」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致詞感謝主辦單位籌畫,雖因疫情而讓實體會議改變形式,但透過線上交流,同樣能跨越時空,如同研討會主題「境智一如」,世界各國能同步參與發表及聆聽,也是一種方便。

研討會論文主題從聖嚴師父思想與當代社會經濟建構與實踐的多種議題、禪學思想,乃至華嚴、天台、唯識、如來藏思想,甚至是律典的討論。空間場域含括日、韓、泰、中,以及臺灣佛教發展與變遷;歷史面向則從唐宋、明清乃至當代佛教的研究與開展,研究面向取材多元。

專題演講由哥倫比亞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中研院院士于君方教授,以「漢傳佛教的創新性:再論禪淨雙修」為題,鳥瞰中國佛教整體內部歷史發展、義理辯證明末「一心」的理論,前溯《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進而論證《起信論》作為中國佛教開創的基礎。更溯源先秦學術思想的文化源頭,進行思想性、宗教性的考察,再回頭疏解雲棲袾宏的禪淨雙修,如何成為時代中的「創造」。于教授回應提問時指出,與其將漢傳佛教視為印度佛教的轉化或者是中國的本土化,不如視為在中國的創作或是建構,並從Buddhisms複數的佛教來理解。宋以後的漢傳佛教,有很多新的發展與印度佛教沒有關係,如淨土、華嚴、天臺等都是中國的創造,甚至觀音、地藏信仰的人間佛教特質,也是漢傳佛教特點。

除了各場次論文發表外,主辦單位在第二天安排「如何再相信——《本來面目》」文化社會、心靈成長兩場專場討論。從文化與心靈層面來探討聖嚴師父紀實電影《本來面目》傳達的意涵與價值,讓人們透過「聖嚴師父」一生的經歷,繼而再相信自己所堅持的信仰與目標。擔任專場演講引言人的聖基會董事楊蓓表示,兩場專場透過《本來面目》為媒介,讓文化界與心理學界和佛教學界交流,這樣的跨界互動,往後也可成為研討會的發展方向。

綜合座談中,學者們不約而同指出培育優秀青年學者,及漢傳佛教教育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對於于君方院士提出的「複數的漢傳佛教」與「漢傳佛教主體性」也有許多回響與反省。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表示,在臺灣研究漢傳佛教有很多優勢,無論是文獻訓練、理論方法,都有相對開放的視野和態度。期待未來有佛教藝術、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更多跨領域學者加入佛教研究行列。


二、研究成果分享

1)聖嚴思想跨領域開展     

本屆研討會研究主題與聖嚴思想相關的論文約有十六篇,如:「心靈環保『學』」、師父的禪修史觀、念佛禪法、對師父華嚴與如來藏思想的現代詮釋與教學等。

在「聖嚴思想體系建構與實踐」場次,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永河提出「心靈環保國富論」,生產者以「心靈環保」的覺醒態度,自動承擔社會企業責任,與消費者形成良性循環,為環境保護、社會福祉提昇貢獻,促進企業永續經營及經濟持續發展,也是在建設人間淨土。「心五四」能否提昇經濟行為的利他傾向?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副教授謝俊魁與顏美惠以「滾雪球抽樣法」取得二〇三七筆有效網路問卷,發現「心五四」確實能提昇利他傾向,且與實踐頻率成正比。

果光法師發表〈研發「溝通與修行」課程之自我覺察〉,嘗試將佛教修行與心理學做體用融合。透過訪談參與課程研發的八位成員,探索課程研發過程與「自我覺察」內涵。該課程開發出「五遍行法」:觸、作意、受、想、思的內在自覺模式,並從參與者的訪談中萃取出「自我覺察」的六項關鍵元素:孤獨、安定、距離、明覺、敏銳、好奇,進一步回應教案設計如何融入及運作此六項元素,發揮自我轉化的力量。回應人林以正教授認為,「自我覺察」未必能導向悲心生起,建議加強「自我覺察」與溝通之間的連結,論述才更具說服力。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倫藉訪談在禪修過程中有過經驗變異狀態的修行者,透過現象學的描述分析來揭露禪修過程中的意識經驗變化,論文以十一項主題呈現研究結果,包括:話語活動與禪境狀態的關係是脫除或留存、精細化與銳利化的感官覺受經驗、時間感快慢變化擴增的知覺架構、身體邊界位置感與空間經驗的變異、禪境狀態下與他人的關係互動等。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彭榮邦認為,從現象學來詮釋宗教經驗,促進佛學教義在經驗層次上的當代理解,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2)禪學思想樣貌再發現                                          

「禪學思想史」專場共發表六篇論文,聚焦於唐宋至晚明清初的禪宗思想體系與禪法變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柳幹康發表〈唐末五代的禪宗變遷〉,指出「唐末五代」是中國社會一大變革時機,禪宗在此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論文內容提出三個重要的推論:一是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兩者在思想、禪法上的不同,禪宗史上馬祖道一先成名,石頭希遷在後。二在思想上,依據小川隆的研究指出石頭希遷的禪法對馬祖道一的批評,最後從「馬祖在先,石頭在後」的論點,比較雪峰義存跟趙州從諗的禪法在當時禪宗所扮演的角色,從此導出玄沙師備從雪峰的教團分類出來,再傳到吳越的天台德韶。

禪宗發展至宋代,與唐代禪宗又有何差別?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提出〈宋代禪學思想樣態的再省思〉,勾勒出宋代禪學發展的四大主題以及禪師思想——大慧宗杲看話頭、宏智正覺默照禪、惠洪覺範文字禪、念佛禪,安放在宋代禪宗文化脈絡中,檢視宋代禪宗思想演變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

元代以後轉向禪淨雙修發展,象徵禪宗走向衰微?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吳孟謙以「元代禪淨合一思想探析」為題,從思想史演變來觀照元代禪淨雙修傾向的產生。其中〈禪淨四料簡〉文本的出現,致使禪淨關係開始成為禪師們認真對待的議題,元代禪師中峰明本與弟子天如惟則扮演著關鍵角色。論文進一步討論中峰明本師徒的思想與修行方法,說明「禪淨一致」與「禪淨雙修」的區別,以及「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兩種詮釋取向,並聚焦「參究念佛」此一修行方法本質上是臨濟宗的看話禪,具有攝淨土於禪的特性。文中也提出,在關注禪門內部傳承和論爭,更應注意思想、宗派之間的交涉,才能如聖嚴師父在《禪門驪珠集》自序中說:「見出禪法的無盡大用。」

3)東亞佛教跨文化跨區域傳布脈動              

「東亞佛教的傳播」主題中,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簡凱廷發表「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爬梳聖嚴師父晚年著作《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書中提及日本僧人大寶守脫所著《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對江戶後期天台宗的重要影響。這本著述書是對弘揚天台教觀非常重要的蕅益智旭《教觀綱宗》的直接釋義,論文藉由守脫的例子,討論智旭的《教觀綱宗》,從近世乃至當代,在東亞內部各區間的接受史問題。

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郭珮君發表「東亞文化交流中的漢傳佛教信仰表現:以日本平安時代的如法經為線索」。所謂如法經,指在特定儀式規範下書寫《法華經》。論文考察唐代兩部關於《法華經》的感應錄,記載當僧人或居士「如法抄寫」《法華經》時產生感通靈驗及利益的敘事。當時奉行抄寫《法華經》的清淨性與精進行道,尚未形成一種信仰;但當如法經傳入日本後漸漸在宗寺形成被信仰的對象,甚至有相應儀軌出現。郭珮君由此例證考察,日本天台宗成立後,不斷強調自身宗派承繼自唐代天台的如法佛教,進而論證漢傳佛教信仰對日本佛教史建構之影響。

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林鎮國發表「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從真言宗僧人戒定的《二十唯識論帳祕錄》與江戶唯識學熱潮,提出日本現代唯識學研究系譜如上田義文與長尾雅人的「唯識正義」之爭,不只受到西方學者對唯識梵本研究的影響,也可上溯至江戶時代的日本傳承。回應人郭朝順認為,林鎮國雖是研究戒定,卻為研究者開拓視野,重新反省近世東亞佛教的研究,可以從現代追索到前現代,可謂隱含了整個東亞佛學研究的脈動。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陳繼東探討江戶時期在淨土宗與真宗的宗學之爭下,淨土宗僧人統譽圓宣撰寫的《挫僻打磨編》,對眞宗創始人親鸞的《教行信證》進行的全面批判,並比較圓宣與清末楊文會對淨土眞宗批判的異同。陳繼東指出,宗學之爭主要是教義之爭,關乎各宗的自我認同與生存,宗學之爭對佛教在亞洲的開展具有普遍意義,因此有必要對中國佛教的相關思想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思想上的異同,重新思考東亞佛教思想的多樣性。


三、《本來面目》-「如何再相信」文化社會/心靈成長專場

「如何再相信」:《本來面目》文化社會、心靈成長專場,分從文化現象與心理學探討聖嚴師父紀錄片《本來面目》,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特聘副教授楊蓓擔任兩場引言人,表示本片的初衷是希望觀影者得到生命啟發,並給社會大眾帶來正向力量。

文化社會專場由資深媒體顧問陳浩主持,與談人有本片導演張釗維、視納華仁文化傳播聯合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作家林皎宏(傅月庵)、滾石唱片董事長段鍾沂。導演張釗維藉由參訪大陸四川眉山三蘇祠的反思,從三蘇祠修整再造的意義是讓人藉景感受到空間神聖性,繼而延伸「文人」所留下的「人文」精神,而師父紀錄片的意義也是如此,讓觀者從中找到師父使自己相信的精神。段鐘沂則認為師父就是「Rocker」,不怕失敗、勇敢追夢,才能成就今日的法鼓山。

心靈成長專場由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主持,與談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講師尹立從淨土觀闡述聖嚴師父的人格魅力;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彭榮邦認為此片看到師父肉身的「現身」,更看到精神的「示現」。

擅長心理傳記、個人生命敘事的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兼任教授丁興祥,從 西方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的人格發展論八階段,以及「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來看師父的一生,歷經從軍、閉關、留學等生命懸宕期,但同時確定自己日後弘法的方向。後來到美國弘法,師父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是師父對自己的身分認同,積極弘法、創立法鼓山,達成榮格心理學家莫瑞.史丹(Murray Stein) 提男性後半生的轉化,從英雄、傳道人晉升為智者,達成智者的角色。

美國巴羅神經學研究院博士後研究鄭文郁則,從「出家」的意義,來看師父的自我追尋,從形式的出家,到不同層次的出家,如離開道場閉關、離開臺灣去日本讀書、又去美國……出離舒適的家、環境、社會等不同形式的家,出離層層束縛,真正接納自己,最後是出離煩惱的家,就是心理學的「我執」(ego),才能幫助自己從非自我原來的狀態,變得完整,就是佛教講的自性,達到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