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8h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Forum】Report I

漢傳佛教的回顧與前瞻
學者跨界交流 反思近世漢傳佛教方法論 開展學術研究新風景

【聖基會報導】佛學研究進入二十一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的分析考證,當代學科的知識論、方法論也逐漸參與討論。去年(二○二二)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以「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為主題,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展開。三十四位學者及教界代表參與六場論文發表、兩場圓桌論壇,論題涵括東亞佛教交流史、淨土宗的論爭、臺灣佛教與民間佛教、佛教與經濟、數位人文科技等。法、日、中、港、臺學者與現場人士共四百人次透過網路直播與談及交流。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有精深的佛教研究,就能透過教育培養佛教人才,藉由佛教人才推廣佛教弘化事業,就能淨化人心、淨化社會。感謝學者專家及社會大眾對聖基會學術論壇的支持及參與,同為佛教的歷史研究鑑往知來、承先啟後。
      

明代佛教重要研究者荒木見悟與聖嚴法師的論爭所為何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指出,這是源於雙方對明末思想家蕅益智旭與陽明學的關係認識有所落差,聖嚴法師主張蕅益智旭的思想根源於佛教內部理路自身所致,荒木見悟則強調受到陽明新學的啟發。雙方的交集對話反映了明代佛教研究,乃至於對於近世佛教研究的學術範式(Paradigm)。日後聖嚴法師亦邀請荒木見悟到中華佛學研究所進行訪問研究,可謂君子和而不同的最佳典範。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陳繼東梳理江戶中期到晚清多次發生的淨土學論爭。淨土宗僧統譽圓宣撰寫的《挫僻打磨編》,對淨土真宗創始人親鸞的《教行信證》一書的批判,以及晚清淨土真宗在中國輸入,其獨特的教義引起了南京居士楊文會的不滿,並從戒律與淨土教義兩方面,對該宗僧人小栗栖香頂撰寫的《真宗教旨》傳教手冊進行嚴厲的批判。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透過實地考察宜蘭地區寺院歷史的一手文獻史料,發表日治時期福建鼓山禪派在宜蘭的發展以及傳教事業;湘中在歷史過程中形成師教、佛教、道教三足鼎立的儀式傳統,一方面壁壘分明,又一方面相互模仿、挪用、借鑑、兼修、疊合、交織、揉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譚偉倫從文獻與田野雙軌的進路,探討中國湖南中部的民間「應門」佛教出師儀式傳統,從比較的角度,觀看三個不同傳統的「出師」儀式的基本性格。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兼人文學院教授邱敏捷論述日本曹洞宗僧侶陸鉞巖、井上秀天跨海渡臺,在大臺南地區致力於傳教弘法事業、推展文教工作、講授禪學,撰述禪學論著等,對臺灣佛教的興革與發展所起的影響作用;佛法如何與經營管理結合?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池祥麟透過七個議題,討論佛法與企業經營之跨領域結合的重要性。他認為,當今全球開始重視企業永續的思潮,正是將佛法/心靈環保與企業經營進行跨領域結合的最佳契機。
   

    

二十四日下午第一場圓桌論壇「回顧漢傳佛教研究」,首場由法國國立東方語文學院副教授汲喆系統性介紹,漢傳佛教研究在法國的學科化二百餘年歷程的回顧。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漢傳佛教研究不再僅僅圍繞宗教經典文本展開,地方性、邊緣性的宗教性文本以及各種類型的非宗教性文本都得到了更為充分的發掘利用,尤其二○一六年法國成立第一個學術性的佛教研究中心「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 (Centre d’études interdisciplinaires sur le bouddhisme),更標誌法國佛教研究的學科互鑒與資源整合進入了新的階段。

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簡凱廷提出傳統文獻學對拓展明清佛教研究的重要性,舉明清時期顓臾觀衡語錄的整理、五臺山碑刻及山志的整理研究為例,內容的多處訛誤,主要涉及學科分野的限制以及對文獻性質的認定所致;到了晚清陳垣、王培孫以考據學方法研究宗教史,成為當時佛學研究的範式;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以近代以來中國佛教史研究為案例,探究宗教史研究中如何處理文本與經驗的複雜關係,包括從「思想史」到「學術史」的轉型脈絡、方法論經驗,並指出以歐陽竟無為代表的內學研究對現代中國佛學研究的啓發。
   

第二場圓桌論壇「佛教研究的前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何燕生聚焦於京都大學之「中國學」研究,提出三位京都學派學者松本文三郎、入矢義高和柳田聖山在中國禪宗研究的視野。如松本文三郎最早使用《全唐書》中收錄的碑文資料發現《六祖壇經》的原型;入矢義高用漢語直接解讀中國禪宗語言,修正以「訓讀」的方法所造成的謬誤;柳田聖山試圖用近代歷史學、文獻學的方法,對早期文獻進行批判性的研究等,為當時代具開風氣之先。

華梵大學東方思想人文研究所教授康特檢視「傳統佛教」與「當代哲學」間之對談議題,涉及當代主流的英美哲學家、邏輯學者,試圖用非古典的邏輯去解釋悖論/弔詭(Paradox)的問題,康特則主張從天臺宗「一念三千」時間的悖論性角度來思考目前的分析佛學進路;千年的佛教文獻幻化為編碼的符號,再現於雲端網絡中,如何開展新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曹德啟嘗試以數位人文的方法梳理文獻,藉由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示範《洛陽伽藍記》電子文本轉換為資料庫,透過分析與排列資料的功能,讓研究者從更高廣的角度觀察往常受到忽視的訊息,達到挖掘多元的材料與研究方向的目的。
      

「反思過去各種研究途徑與所在的世界、與傳統的關聯,論壇即是提供此討論平台」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林鎮國於綜合討論時表示,讓研究者能夠關注佛教如何被討論、被研究,以及思考運用的方法,表徵學術界或個人實踐,充滿意義的可能性,也是做研究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