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6th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Forum】Report I

臺灣佛教及人物,譜出一個時代的動態史詩

一年一度的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雖逢全球新冠肺炎衝擊,但在疫情相對穩定的臺灣,今年持續來到第六屆。為兼顧論壇視角的多元性,及國外學者不便親身來台的限制,今年首度以跨國視訊的方式,超距離零時差線上聚會交流,精采度絲毫不減。主辦單位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基會)董事長蔡清彥致詞時,更讚歎此次連線論壇的成功,為明年大型的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帶來更多可能及學者們另類齊聚一堂的精采可期。

今年論壇於12/18、19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行。主題為「漢傳佛教在臺灣」,不僅聚焦臺灣在漢傳佛教現代化的關鍵地位;更分別從歷史、人物、哲學思想及社會學等方面,重新解讀更廣義、更深刻的臺灣佛教意涵,包括1949年前後的學術思想源頭、匯流及消長,及其對之後人間佛教、普世關懷的指標性引導。論壇形式依循往例,有圓桌論壇──「臺灣佛教面面觀」的多元視角流動及對話;有論文發表──包括南亭長老、印順法師、慈航法師、聖嚴法師、李炳南老居士及香光尼僧團等佛教人物、團體的深度探討,以及最後綜合座談的回饋、分享及期許。

  

不只是本土意識、歷史問題,更是「存在意義與價值」的深度探尋

第一天論壇,在法鼓山方丈和尚「從漢傳佛教的立場出發,結合大家的專業,共同關注人類與大自然環境、有情眾生共生共存課題。」的祝福期勉下展開序幕。接下來圓桌論壇,首篇發表者是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嚴瑋泓,以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盜火者」為喻,剖析日本殖民時期兩位極具特色的臺灣佛學人物林秋梧(證峰法師)、曾景來的思想主張,藉此論述二十世紀初期臺灣佛教哲學的起源、會通與轉化──在傳統義理佛性論、平等觀的基礎上,或師從忽滑谷快天的日本禪學思想,或參照康德、黑格爾、杜威、馬克斯等人的西方哲學理論,或援以王陽明的心學與工夫論,目標均企圖從中找到解決「時代問題」的具體方案。包括林秋梧透過「階級鬥爭」達到「一佛一切佛」、「一法一切法」的宗教解放及社會針砭,及曾景來以佛性論為核心的「佛教倫理」重新對自由、平等等觀念進行反思。

  


第二天圓桌論壇II 續談「臺灣佛教面面觀」,再分別從書法美學、學術發展素描臺灣佛教。有何創時書法基金會主任研究員吳國豪「由高僧書法看臺灣佛教」,亦有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劉宇光談「戰後臺灣的佛教學術史:瞻前與顧後」。

高僧書法部分,配合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近期展出的「歷代高僧書法展」,一覽如玉琳通琇、雪浪洪恩、明末四大師、民初四大師、諦閑、倓虛、印順、曉雲、聖嚴、惟覺、星雲、證嚴等高僧墨寶。不同於文人書法展現其個人之性情氣質,高僧們「以翰墨為佛事,既是修行也是弘法」的筆墨道韻及慈悲心量,配上娓娓道來的高僧小傳,更見僧人境界別出、心繫眾生的胸懷。而學術史部分,透過劉宇光老師的文獻梳理及交叉比對,回顧過去四十年臺灣佛教學術研究的走向(以學理為主)。以1990年代為分水嶺,於此之前的兩大研究進路:一是如印順法師等佛教學者,掌握現代佛教學術訓練(如史-語法的原典語和現代外語),對原典進行深入的再釋義。二是如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學者,多在三教(儒、釋、道)框架下討論佛教思想。1990年代後,佛教研究由歐、美、日留學生學成接手,海外研究規範成新模式,史-語法為專業佛教學者的標準訓練,西方哲學進場對佛教教理進行哲學探討──現代化的佛教學術標準逐漸在臺成形。其他如歐美、日本學界的雙重影響;學僧社群的經院研究對學術性佛教研究所帶動的作用;取經於上座部和藏傳等其他佛教傳統資源;大學將佛教文獻學及史-語法列為制式科目等,不僅重新審視漢傳佛教教理、學風,更多元地進行跨語言、跨領域、跨傳統的知識體系對照及研究態度,更促使不同佛教傳統進入一整體思維的宏觀角度。


 

臺灣佛教的人物圖像與關係網絡

此次論壇的另一大方向──從「佛教人物(團體)」看臺灣佛教發展。不僅從人物性格可以看見臺灣佛教的多元發展,更可藉人物傳記傳神描繪出不同時空背景下,因應時代需求,關鍵人物如何以自身修行涵養、思想洞見、在地觀察及現實回應,開展出不同類型的佛社學風及社會實踐,更循線織羅出臺灣佛教界甚至東亞漢傳佛教導師人物間緊密往來的動態關係。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所)教授侯坤宏,首先「從『人物類型』看戰後臺灣佛教」。從人物來源來看,有如慈航、白聖、印順、智光、南亭、東初、聖嚴等1949年後來臺的佛教出家眾;有日治時期以閩南佛教為主軸的臺灣四大系:基隆月眉山法脈、臺北觀音山法脈、苗栗法雲寺法脈、高雄大崗山法脈;亦有解嚴後的新興宗派,如現代禪、日本創價學會、西藏佛教四大派,及來自泰緬等地的南傳佛教等。此外,臺灣佛教女性,如日治時代的圓融、天乙、如學;成長於戰後的證嚴、悟因、昭慧、性廣等,也都有極大影響力。以人物專長來看,有如戒德法師以經懺法會、梵唄度眾者;有講經為主的道源、淨空、李炳南;有南普陀系統的傳戒律師;有指導禪修的靈源、惟覺、白雲、性廣;有主持教會行政的中國佛教會;有重視佛教文化者如東初、張曼濤、朱斐;有研究經論的代表人物印順、演培、仁俊、恆清、惠敏、李志夫等。



而侯坤宏老師另一篇發表,則鎖定其十幾年來關注研究的對象──印順法師。聚焦1961~1964年法師在嘉義妙雲蘭若掩關期間,以慧日講堂為弘法重心,「其間他做了哪些講經說法及研究著述?法師離開後的慧日講堂如何持續弘法工作?不靠經懺只靠經教也能維持道場嗎?」等問題,勾勒出慧日講堂作為印順法師以經教弘化為理想的實踐地;同時也細數了講堂的創建因緣及過程、印順法師的駐錫宣講及研究、講堂與當代多位重要法師(如妙欽、廣範、證嚴、宏印)的因緣。而慧日講堂於印順法師退位後,也非個人獨有,包括太虛佛學院、中華佛教青年會、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慧日學佛班等均在講堂內有所開展。


  


另一位臺灣佛教界極具指標性的人物,即創辦臺中蓮社,對臺灣(尤其中部地區)居士佛教影響至深的李炳南老先生。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周玟觀,同時以三重學術視角──臺中蓮社弟子、人文學者、數位典藏角度,綜觀李炳南老居士之生平學思與文化慈益事業,研究材料包括年表事略、碑記撰文、詩集詩作等。不僅深入探微其創建臺中蓮社等諸慈益聯體機構的因緣與個人心志(實為文化薰陶、人才培育),更聚焦其教育内容、對象與場域,觀察其以傳統儒佛文化為内涵的居士教育,不僅是臺灣佛教從舊四大法脈過渡到新四大法脈的中繼者,更在官方學校之外開創居士團體修學的風氣、價值與信念(移風易俗、社會教化);且重視宗教實踐必須了解現代需求、性別平等的教育意識、理論與實踐的跨越、對知識分子研經起關鍵作用等,「讓淨土宗具有大地性」,是臺灣佛教社會教育的重要模型及典範。




接下來是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從南亭長老與聖嚴法師之間的因緣說起,串聯出1949年後因形勢變化來臺的出家僧人,長老對於後進的關心提攜,對臺灣佛教的代際傳承和持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透過華嚴蓮社創始人南亭長老的日記、書信、回憶錄,及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年譜、自傳等,不僅利於瞭解兩位高僧大德的生平行誼、華嚴蓮社和法鼓山的相互關係,更幫助理解臺灣佛教界內部的生態狀況、互動網絡。此外,藉由書信、日記等個人生活紀實,有機會一窺高僧大德外在形象下更溫暖動人的情感面向。而聖嚴法師當年背負諸多不諒解赴日留學,而南亭長老卻給予支持及期許的事蹟中,更間接傳神地反映出當時臺灣佛教界對日本佛教的看法。另外,在佛學學術研究上,聖嚴法師《華嚴心詮》中重視《原人論》的華嚴思想,是否受到南亭長老的影響,也是在論壇中有諸多討論的話題。而華嚴蓮社與法鼓山好幾代的法源情誼,從智光、南亭、東初、成一、聖嚴、賢度等的交好互助,也是臺灣佛教史的佳話。


 


一生服膺太虛大師「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的慈航法師,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系主任闞正宗從「慈航法師的佛教教育及其理念」切入,細數其一生從民國17年在安慶迎江寺創辦佛學研究部教育僧眾開始,足跡遍布中、臺、緬、星、馬南洋各地,或創辦佛學院,或開展佛教教育、慈善、文化工作,或奔波海外致力於佛法救國。其間,戰爭、人事波折不斷,但慈航法師以過人的行動力、攝受力、創造力及堅定意志,儘管在各地時間都不長,卻深受當地人感懷,是否因其僧人性格或重視教育文化所致,是一值得關注的焦點。另外,慈航法師因應時局變化善巧度眾的彈性及俠義,更是一大特色,如開辦平民教育及義務夜學(當時文盲比例高)、創辦菩提學校以佛學培育人才、重用兩位女居士弟子(王弄書、畢俊輝)實踐南洋華人佛教徒的教育使命、在緬甸教學時改著南傳袈裟、將三民主義科目列入課程、開辦佛學院以容留大批來臺的大陸難僧等。其辦學成效最終雖未稱成功,但追隨太虛大師「首重教育」(尤其僧教育)的使命、職志及行動,卻感召許多人。




說到臺灣當代佛教尼眾僧團,就不能不提香光尼僧團。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李玉珍,累積多年關注香光尼僧團的觀察研究,以「當代專業化尼僧團──從玉山岩到香光伽耶(1980-2020)」為題,以香光尼僧團這樣三代(天乙,悟因以下尼眾)皆為戰後受比丘尼戒之臺灣人,以歷經四十年尼眾之自主領導、共議制及彈性制度,強調實驗、改變、調適、改革之僧團發展為例,作為戰後臺灣「草根性」僧團的代表。「採菁英路線,高學歷,從事文教志業,兼顧內修外弘」的香光尼僧團,一開始成立便多是學士比丘尼,有非常具「主體性」的尼僧教育、議事制度及歷史觀。香光尼僧團本身的歷史意識很強,包括與學者接軌參與學術研究及書寫歷史,自家團體也不斷進行記錄、採訪。佛學院四大特色:重視個人獨特性和人際的團體互動;強調理性與獨立思考;長者於日常生活、讀書時的陪伴哲學、單純聆聽;以及「做中學」的體驗教育及學以致用。此外,團體溝通採「共議制」,組織扁平化;重視成員內修外弘的平衡,尼眾可自由選擇修行法門,如修學、弘化、禪修等,其協調關鍵即是共議。其他還有建立法制團體研戒、僧團內的共住共修共學、鼓勵學位研修的開放申請及共議審核、不必棄單的僧團制度、引進南傳禪修的修行方式等,呈現女性出家眾特有的領導風格,及尼僧團在佛教地位上的質變與自主性開展。

 


臺灣佛教,即世界漢傳佛教

最後一場發表,由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教授汲喆,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臺灣漢傳佛教全球化的成就、背景和意義。自1960年代始,臺灣佛教團體便不斷向外拓展,足跡遍布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經數十年的發展,臺灣幾乎成為漢傳佛教跨國傳播最主要的策源地,而臺灣佛教僧俗四眾所匯聚的發展樣態,亦決定漢傳佛教的全球生態。包括「人間佛教運動」、「都市居士佛教運動」,以及凝聚出漢傳佛教改革的理性主義、普遍主義和入世主義等大方向。其次,臺灣佛教大型組織也形成有效的信眾動員模式,並很快找到佛教回應社會需求的有效路徑,如慈善、教育、學術、環保,並自然形成某程度的分工。然而,相較於日本禪、藏傳佛教、入世佛教等傳統,漢傳佛教在全球社會中仍主要屬於族群宗教,其文明意義上的主體性仍在探索中。另外,包括佛教現代主義所產生的隱憂:理性科學主義下的佛教、去宗教化的禪修是否為真正佛教修行?是否有原初不可變更的佛教形象?全球化、多元化的自由批評、交流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都是仍需觀察深究的大哉問。



最後的綜合討論,雖無法總結這兩天論壇所激盪的精采火花、迴響及多視角觀察反思,卻可以讓同樣在佛教學界持續耕耘的法師、學者,齊聚一堂,彼此交流、分享。不論是感性地從弟子或學術研究的各個面向再次親近諸前輩大師,感懷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法脈相連;還是重新回到最親近的土壤上進行臺灣佛教的自我認識,進而從敘述中開展出超越純粹理論、抽象概念的療癒救贖作用;或對於臺灣漢傳佛教不論是教界改革或學術研究上中心地位的期待及樂觀;亦見學者深思,臺灣儘管目前呈現佛教多元包容展現的宗教輸出大國,但對於佛教史研究的傳承、臺灣佛教解釋權的掌握、如何讓後進有一個發揮的學術舞台等議題,也是當今學者該承擔的。另外,包括重新思考本土性的時代意義、重新回望自己家鄉豐富且出人意表的蘊含、觀察臺灣雖小但複雜程度之高的動態發展及影響、勿掉入「臺灣佛教」假名而忽略其後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人性組合,均值得反思。最後,在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的「臺灣有最珍貴的大乘佛教安定力量,聖基會願提供平台讓正信佛教交流」的承諾下,持續為漢傳佛教種下希望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