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報導 I

 新聞報導


「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探索宗教經驗極其表達

學者跨界交流實修體驗與學術研究 發展解讀宗教經驗新視角

【釋演曉/臺北報導】

修行者主觀體驗到的宗教經驗,如何以學術研究來論述?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七、十八日,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以「近現代漢傳佛教的宗教經驗及其表達」為主題,於臺大集思會議中心展開。二十五位學者及教界代表參與六場論文發表、兩場圓桌論壇,內容涵蓋漢傳佛教修行的實踐、經驗表述,禪門宗師的敘事書寫與解讀等。美、法、中國學者與現場人士透過網路直播交流。

    
「論壇主題關涉禪修的人間性,不僅是漢傳佛教界,在其他佛教傳統也非常強調。」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式表示,禪宗是生活化的佛教,有著非常濃厚的人間性,不論從學術研究面向來探討,或是寺院道場的實踐推廣,對民眾都很有助益與影響力。

           
第一天首場圓桌論壇,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性廣法師藉經證論述,從解脫道到菩薩道,佛法重心不離從修證實踐中,達到信仰境界的圓成。尤其大乘思想中修行的定義,不能窄化為僅有「修禪坐觀」,而是積極投入人間,以眾生苦為所緣發菩提心,將禪定和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發表「聖嚴法師禪淨教學的實踐」,提出師父因應當代淨土行者需求所做的教學轉化。

                
法國國立東方語文學院副教授汲喆從文獻及訪談,重建百歲僧人靜海老和尚的宗教歷程,指出其前半生是在不同佛教制度框架內尋找自己的位置;後半生以離開天寧寺為轉捩點,靜海老和尚的生命歷程折射出中國百年來的政治與宗教變遷。

   
第二天,俞永峯探討「聖嚴法師的一生及其宗教觀的體現」,從師父的自述中檢視對其一生影響深遠的重要事件,指出「危機感」交織在師父的《正信的佛教》及禪修教學中,最終促成中華禪法鼓宗的成立。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宣方提出:傳統宗門的工夫論與境界論能否納入學術場域中討論。他認為,工夫論中涉及文字般若的部分,至少在原理上可從教理層面來檢核,而學術研究能否契入宗門工夫論的關鍵,必須找到適切的方法來理解其語用和語境。

         

綜合討論時,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教授彭榮邦表示,此次論壇試圖從跨領域連結,如從現象學來詮釋與理解宗教經驗,圈內人(insider)須不斷嘗試掌握當代語彙,使當代能理解禪者的自說行實經驗,方能開出未來可能的研究路徑。

性廣法師分享,聆聽論文發表讓他對於宗教學理論所言「只知其一者,則一無所知」,以及文學觀點「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所感悟:若只浸泡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很多觀念會固化,唯有從遠處來看研究及修行目標,才看得清晰。

 

論壇分享1 - 僧命敘事題材多
釋演曉 

    
僧人自我書寫及敘事,是其從修行轉化至個人的生命經驗,從化世度眾中,潛移默化地貫穿社會、政治、家國思想的實踐過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發表「明清時代高僧大德修行經驗的自我書寫」,從歷史、宗教跟文學三面向闡釋自我書寫的重要性。

「自傳是自我書寫的大寶庫,此外還包括自贊詩、自說行實,自製塔銘也很值得注意。」如慧洪覺範的〈寂音自序〉、中峰明本《廣錄》中的〈東語西話〉、空谷景隆的《明人自傳文鈔》、張岱〈自為墓誌銘〉、香嚴覺澄〈疏行記〉、顓愚觀衡〈擬古長詩述志〉,以及較難見到的文獻,黃檗宗重要僧人即非如一的《廣壽即非和尚行實》等,從中可窺見歷代高僧的生命歷程、開悟經驗及家國意識。這些材料為後進研究者開啟了通往叢林僧命故事的新視野。

          
宣方從「明清禪門工夫論敘事之檢討」,提出從敘事學的視野觀照禪宗
史是適切可行的,他認為,禪者現身說法,這種修道歷程自述,在講者和聽者之間有意義共鳴的預期,因此禪宗的歷史(history)正是他的故事(hisstory)和他們共同的故事構成的敘事。

如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提供禪門教學的完整次第敘事,從開導、鍛鍊、策發與移轉等,可作為理解禪師工夫論自述的借鏡;雲棲袾宏《禪關策進》聚焦工夫論而非境界論,如「打退睡魔初得工夫」、「病中方之無工夫,至誠懺悔得脫險」等敘述,其「節其要略,以便時時省覽,激勵身心」的修辭/意識形態目的,正符合所謂的故事/敘事之複述,呈現明

清禪門工夫論的複雜場景。

對俞永峯發表的「聖嚴法師的一生及其宗教觀的體現」,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丁興祥回應,論文聚焦凸顯聖嚴師父危機感的生命事件,可以運用艾利克森的「人生八段論」或榮格的「中年轉化」理論,更細緻化地從理論視角來重新理解和詮釋,會是很好的突破。

 

論壇分享2 - 修行法門之當代詮釋
梁金滿
      
佛教的修行法門能否與時俱進,以當代詮釋符應時代需求?

本屆論壇中,性廣法師分享結合色法四大特性,對應現代醫學骨骼與肌筋膜解剖學研究成果,提出具有佛法特色的健身法;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發表印光大師念佛法的修持與宗教體驗,教導近代念佛行者有效證入一心不亂;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倫則從現象學談禪修經驗與自我的結構。


     
性廣法師從禪修者的疼痛切入,以現代人常用的密度、黏度、溫度與速度,來詮解地、水、火、風,提出「姿勢端正」以維持身體「風大」的良好角度;以鬆肩、抬胯兩大功法鍛鍊「地大」的堅韌,當地、風二大端正而堅韌,則身內的水、火二大就能流動通暢,具足「四大調和,眾病皆癒」的養生成果,特別對現代人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與筋膜症候群,改善效果最顯著。若能持之以恆,禪修時更能堪忍、久坐,增益止觀進境。


    
陳劍鍠探討印光大師創的「十念記數」念佛法,是融合飛錫大師「隨息念佛」與慈雲懺主「十念法門」,形成隨息和計數結合的念佛法。印光大師約在四十六歲到五十二歲間證入念佛三昧,之後又轉換隨息為「隨念隨聽」,也就是「攝耳諦聽」,即能都攝六根、反聞聞自性,等於是結合《楞嚴經》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兩種工夫,即印光大師所云:「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是即淨而禪的殊妙方法。

李維倫從現象學研究禪修經驗,嘗試促進佛學教義在經驗層次上的理解。僧伽大學副院長果光法師回饋,透過慢慢熟悉現象學語言,核對自己修行過程中從有我到無我的歷程,原來可用不同的視角、框架來對話交流。其他學者從心理學、哲學、文學觀點來研究僧傳文本或宗教經驗,為眾人打開了新的視野,不論是看待個人的宗教經驗或是修行傳統,都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