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報導 I

從近現代佛教教育,到漢傳佛教的主體性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基會)主辦,12/22、12/23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延續著去年意猶未盡、且仍有許多面向尚須深刻探討的“佛教教育”,今年的論壇主題接續為「近現代漢傳佛教與現代化:佛教教育II」。如果說上屆論壇著力的部分,是近現代佛教教育的「承先」,那這次聚焦的,就是更具體的如何「啟後」了。儘管討論面向不同,但同樣殷切關心的,都是站在“現在”這個關鍵點,我們將推動「佛教教育」走向哪一個方向。

接續去年以歷史、時間為縱軸,回顧、梳理近代民國佛教教育的發展及面臨的問題後,今年更開其橫幅視野,向不同國家的佛教教育借鏡,包括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現行的佛教教育及佛學研究,包括其學科建置、跨文化整合、漢語文化的深入與英語化國際教學,以及針對現行的佛教教育現代化提出反省等,不論是實踐面或思想面,在這次論壇中,都有非常細膩及深刻的相互對話及火花。

論壇一開始,是象徵多元對話的「圓桌論壇」。主辦單位聖基會執行長楊蓓老師首先開場,說明三屆下來論壇的主題發展,以及論壇的特色──麥克風不夠、時間不夠,真的是“論的起來”的論壇。接著介紹圓桌論壇主持人政治大學哲學系林鎮國教授,及與談人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主任、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宣方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果暉法師。四位與談人分別針對其任職的教育學術單位,進行特色介紹及教學方式說明。當中,可以聽到不同的佛學研究及教育單位,在此時皆面臨相同的問題:佛教教育及學術研究,該為誰服務?尤其在這個我們以為宗教信仰淡化的時代,但其實「宗教回歸」以另一種需求面貌出現時,佛教或佛學,該如何應對及接招?當優先守住佛教的超越性,深入義理精研以確保正見確立;還是須先負起宗教的社會責任與現代知識接軌?抑或兩者除了取捨及平衡外,還有另一種可能?這樣的問題在實際規畫佛學院課程或佛學研究中心時,面臨到更嚴峻的現實問題:師資的來源、無數次與教育單位的過招及爭取、如何推廣佛學研討風氣、在傳統的佛典考據研究氛圍下如何開創出呼應社會的智慧對談、義學與世學的學科比重、英語與漢語的平衡、少子化下學生數量的銳減、如何看待學生對其出路的擔憂、以現代化教育制度及學科結構所進行的佛教教育的反思?解行如何並重?如何讓佛法心學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掉入了不斷給予知識的加法迷思中?儘管各式各樣的挑戰及問題未曾停歇,但更精采的是,守在教育第一線的佛教學者們,始終不放棄地透過實踐,企圖找出佛教教育的最佳出口,且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

接下來就是六篇論文發表。執行面上,有分別代表日本、內地、泰國、韓國及台灣,針對佛教教育發展現況及其面臨的問題作介紹;思想面上,從討論禪宗公案的人文精神展開,針對教育理念、現代化 vs 現代性、何謂現代化的佛教教育、何謂漢傳佛教……,透過不同國家的實際經驗交流,進入更深入的剖析。

首先是日本駒澤大學佛教系佛教學院的山口弘江教授,分享日本佛教教育學會、曹洞宗大本營駒澤大學之佛教教育現況及歷程。目前在日本,從幼稚園到大學,由佛教宗教法人營運的學校各地都有,但多數是在“不以信仰為前提下”發展起來的。不過,像這樣以客觀文獻學為基礎,教理史研究為核心的日本佛教學,在面對教育全球化、須開展不同文化對話、社會對於宗教安定力量及發揮道德教育的企盼下,也在尋思改變。

第二場由中國人民大學宣方教授,以其深入的政、學、教交流經驗及視野,觀察了文革以後內地佛學院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大陸佛教整體發展態勢對于佛學院教育的制約,以及頗具內地特色的政教學協同作業;但整體而言,佛教界對於僧教育的要求,仍處于快速批量生產以解佛教復興之急的狀況,所以僧人素質參差不齊;應用型、速成型的導向也使得精英型的僧教育理念難以貫徹。雖然宣教授針對以上問題,也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政策建言,如統一規劃、一綱多本、統編教材、師資培訓等;但他最殷切期盼的,還是弘揚佛法最重要的根──僧團自身由內而外的壯實:僧格穩固、多聞多思、正見確立。

接下來是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劉宇光教授,分享「東南亞的佛教教育:以現代泰國僧伽教育為例」。這場發表在劉教授理路清晰及背景資料深入的介紹下,不僅帶我們熟悉向來陌生的南傳佛教社會,更深刻的,是佛教對泰國社會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力,及泰國僧人本身自覺的社會責任。

跟東亞國家很不一樣,泰國本身是佛教國家(雖然這部份現在已在轉變),全民教育就是從佛教教育延神出來的,所以對泰國人民來說,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對家境不好的人來說,更是一件積極的事),就像到大學念書;還俗也很常見,像是學成畢業返回社會。所以泰國人對僧人的尊重,以及僧人對自身應背負的社會責任的體認,在這樣的結構下,即使是現代社會,都很自然的發展。包括許多國家的佛教教育都面臨到的「義學與世學平衡」的問題,對泰國社會來說,就不凸顯;因為泰國的教育是在佛法教育的大傘下,因應不同的需要才逐漸開展出不同的專業。不過泰國佛教教育到了現代,也面臨到許多尖銳的問題,最遺憾的還是,其佛教教育到現在仍是毫不猶豫地排除女眾,尤其佛教教育目前仍是農村青年唯一的教育依靠,斷除了農村婦女的受教權,加上經濟上的弱勢,將造成非常實質的社會問題及個人悲劇。

回到東亞的韓國佛學院教育,由韓國東國大學中文系朴永煥教授介紹。朴教授這次主要介紹由韓國佛教界建立的幾所代表性大學,如曹溪宗的東國大學、中央僧伽大學,天台宗的金剛大學,真覺宗的威德大學,圓佛教的圓光大學,以及八大叢林教育。其中,東國大學、金剛大學、威德大學屬一般綜合大學中的佛學教育;中央僧伽大學則是韓國唯一由佛教界建立,專門培養僧才,且有正規大學課程的佛教大學;另外還有一般叢林基本上具有的禪院、講院、律院等教育體系;以及具特色的圓光大學及圓佛教方面的教育現況。最後亦就韓國各佛學教育是否與時俱進、佛教專業方面的生源,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做探討。跟台灣很類似的是,佛教大學中也開設應用性學科,如「社會福祉學系」,以及宗務行政、冥想音樂、瑜珈等課程,既呼應社會需求又具體實用,很受到歡迎。

再來是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教授,分享「禪宗公案的人文主義精神」。蕭教授一開始即開誠佈公地說,雖然想藉由“人文主義”這個方便階梯,來闡述禪宗「對人的尊重、對思想自由的重視」,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有其明顯的分殊部分,這次並沒有處理,這對專業論文來說是不足的;另外,也擔心套用西方的理論來解釋禪宗,是否會對禪宗思想做切割。但這篇論文更重要的意義,由其“推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廖肇亨教授代為述說,其實是希望我們在討論佛教教育的諸多實際執行面、矛盾問題之餘,再回頭談談佛教的教育理念(尤其我們很少討論佛教的教育哲學),包括其啟發性、創造性、對不同根器的適性應機、對完整人格的實踐與期許等,在禪宗的師徒應對中,都蘊藏了很多豐富的典範。

最後,是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鄧偉仁教授帶來的「從西方佛教研究作為一個學科領域的發展,思考台灣『佛教研修學院』的轉型與契機。」鄧教授從1800年代歐美佛教研究學術史的開展說起,一直進入到1970年後的「反思期」,西方佛教學者開始質疑他們自身的學術傳統與理論預設,是否框架了佛教本身更豐富的蘊含,也深刻反省佛教與西方社會深度交流的可能。在這樣的契機下,更討論出「廣義的佛學研究」:不停留在文獻、語言的考據;重視宗教本身完整的傳統,將經典放入文化中;跨學科交流(了解宗教應由不同的面相來解釋,不能只研究經典,但又不忽略經典);不再天真的強調「客觀」。基於這樣的精神,具體的規劃出更適切於現代意義的「佛教研修學院」(法鼓佛教學系)。

經過了六篇論文的發表及多方研討後,最後關於佛教教育的討論深度,更直接切進了「何謂漢傳佛教?」,以及站在「漢傳佛教的本體性」來思考「什麼是佛教的教育哲學?」宣方教授談到,「漢傳佛教」應以漢語為基礎,融注更多世界性,它應是不斷更新的主體性,而非在緬懷漢傳佛教已逝的輝煌中簡單復述歷史;以方法上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應是印順法師說的「以佛法研究佛法」;就自信上來說,應更從容的面對和傾聽,而非對立和拒斥,與佛教內外的其它傳統對話卻不受侷限。林鎮國教授提到「現代化」(modernization)及「現代性」(modernity)的不同。「現代性」更具“批判性及自我反省”,更像一個問題,什麼是現代?如何來描述跟我們有關的處境?而宗教不該排除在社會、政治、學術等之外,更應該在公共空間、市民社會中。鄧偉仁教授也提到,對於重大的社會議題,人民會期待佛教能提出適當、有佛法的智慧闡述(佛教倫理學、佛教經濟學、佛教社會學等);在強調實用的同時,也要留心不被化約為實證主義,而被預設的價值觀所主導;並期許出家法師能夠掌握專業話語權。台下也有法師學者針對這次論壇提出看法,認為這次論壇較沒有看見「從學生的角度」來闡述的教學方法;談論「人本」時,也沒看見「以學生為中心」的視角,較為可惜。

最後,論壇在聖基會執行長楊蓓老師的下集預告「近現代漢傳佛教的跨國傳播」中,圓滿閉幕。

文: 聖嚴教育基金會

圖: 法鼓文化

 

騰訊新聞
《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大學成功舉辦》
 
禪風網
《關注佛教教育 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臺灣舉行》
 
鳳凰新聞
《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聚焦佛教教育未來》
 
菩薩在線
《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從近現代佛教教育,到漢傳佛教的主體性》